Week 4 田野調查一

以下是同學的學習心得:

于晴:此課堂主要是同步訪談前的前置作業、採集資料的 Mindset 和整理資料的方法。有別於其他課堂,老師告訴我 們在田野採集時,採集各種事實更勝於知道用戶觀點,因為有許多事實和感受的脈絡可能是使用者自己沒注意 到的,研究員要透過暸解各種事實,在後續才能去推敲使用者洞見。除此之外,老師也介紹如何運用劇本法和 Persona 來整理使用者的經驗故事,作為研究員後續分析資料產生洞見的著力點,在這部分最印象深刻的是老 師提及可以藉由整理使用者的正面經驗更能找到他注重的價值,未來可以運用在其他關鍵場景上,是我在其他 設計研究沒有聽過的思維,將這個資訊整理出來,確實在後續資料分析和解方發想時,更能讓我們去創造更符 合使用者價值的體驗,希望之後可以試著用用看! 在這次的課堂中,藉由老師的釐清,我更清楚研究員扮演的角色,挖掘使用者行為、感受的事實不只是要幫助 他們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推敲出可以有創新點的洞見,才可以創造更上一層的體驗!最後老師介紹的酷獵研 究也很有趣,原來可以藉由案例研究去認識更多體驗設計,並且拆解好的體驗元素作為我們未來創造體驗的參 考,很期待後續去找一些案例來得到收穫!

品瑄:對於田野採集三角形很有印象,設計思考與服務設計上的質性研究中,沒有堅硬的理論基礎。取而代之的洞察 與論述基礎是使用者所描述的經驗事實,而如何去取得真正客觀的事實(鳥瞰視角、上帝視角),而不是經由 使用者感受過後被回憶扭曲復位的主觀事實,並且保持研究採樣的正面性,似乎是這個階段很重要的一點。同 時與此並進的是使用者感受、劇本法中的主觀與生動、第一人稱視角(蟲洞視角)所需要的使用者喜好、反應、 心境。感受雖然不一定是事實,卻在每個場景,甚至當下,感受可以說是真實的。這兩個研究的面向的矛盾與 相輔相成非常有趣。在上學期雖有上過設計思考,但因為初次接觸設計方法與初次研究的執行以至於忙著完成 研究的表面形式,在這學期的思考感覺更深入,期待在實戰經驗過後能夠距離真正的研究員更近。今天新學到 的酷獵研究,意外的和我自己在做設計發想時所使用的方法有所類同。是今天最喜歡的一個段落。

德倫:如果將使用者研究的流程拆成事實≥故事≥意義≥反思的話,這週主要是在講研究的中前半部;老師帶我們認 識了三種方法,包括劇本法、persona、以及酷獵研究,其中劇本法及酷獵研究都是我第一次接觸到的,而其 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後者,酷獵研究是與使用者由舊同時並行的,主要是解方向的探索,而原本會很困惑說 為什麼會邊做邊探索解方,後來聽到“有時候是 pm 這個角色所看到的未來 “,頓時覺得蠻合理的,我覺得是有 點醒我的一個論述!

藝樺:透過今天這堂課才發現,除了選對人、擬定訪綱和事前調查等實際的準備以外,了解研究階段每一步的意義及 田野研究的心態準備,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 : 決定了設計師是否能從研究中看見機會、深入核心。老師用冰山 模型告訴我們,田野採集的核心是採集事實,能掌握理性的過程中的細節比觀點和動機更重要;研究員應該了 解,這個階段抱持的不是解決問題的心態,而是要引導受訪者分享正面積極的經驗,進而洞察使用者重視的價 值、利益關係人對一件事情所持的態度。知道何時放入觀點,何時抽離,才能幫助研究員看見使用者背後的需 求,將好的體驗融入往後的關鍵活動 ! 價值是各個利益關係人一同創造的,若沒有抓到田研究的重點,更遑論 為各個角色提供好的服務 ?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