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 9 合作共創

以下是同學的學習心得:

玉婕:今天的課程對我來說統整了至今為止所做的研究與調查,從persona的腳色形象設定、酷烈卡的創意發想、洞察卡的內隱需求、以及關鍵時刻與接觸點,都在這次的工作坊中串連了起來!兩種不同的創新矩陣brainstorming方法也讓我發現到激發idea的不同可能性。在第一種接觸點的創新矩陣中,有些組別傾向直接從一個印象深刻的點延伸想法,對我來說有一個完整的情境更能輔助我想像當時的情境,進而激發出更貼近現實的點子。另一方面,在進行第二階段酷烈卡的創新矩陣時,花了一些時間尋找連結關鍵時刻與相較之下較跳脫的ideas,在這之中嘗試從不同方向切入思考,儘管在不熟悉的情況下,稍微有些不確定,但在與組員的討論交流下也漸漸統整了適合自己的思考模式,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對於下禮拜與中信員工們的共創工作坊,也在本次課程中的體驗有了更完整的想像,而老師也提到與中信員工的共創中仍然是"研究"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與對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期待在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第一手的資料與看法!

美娟 : 從關鍵時刻開始,變循序漸進進入研究收尾。這一堂課的步調很快,跳脫已往的思維,從了解persona出發,並進創意發想,再有限的時間內腦力激ideas,比起剛開始,更認識設計思考的運用方法和如何活用與研究邏輯,這堂課讓我感受到很不一樣的體驗,以及觀點碰撞,迸發新的創意,組內也討論到使用創意矩陣工具時兩者不同思考上的差異與成效,從中探索更多可能性與滾動式修正估見時刻的命名與接觸點對於創意的連動性,不斷反覆發想,整體來說是個很特別的經驗。

育綸:在進行創新矩陣一開始的思路總是會很混沌,儘管矩陣上的兩軸資料清楚地擺在眼前,一開始對於從無到有的的過程還是會產生恐慌,但在有限時間的刺激下,自己逐漸能掌握節奏。後來回想,我發現自己在兩次的發想過程中,於初始都會先組建一種點子生成的模式,在當下自己可能尚未意識到這樣的狀況。這模式通常是先專注於單一軸向的資料,並輔以過去的閱讀資訊,生成初始概念後再比對矩陣上另一軸的資料,進一步修正,盡可能將點子都能契合到矩陣兩邊的資料。中後期只要基於前期生成的模式,便能順利的產出更多想法。在下禮拜同樣的創新矩陣還會再進行一次,會與中信的夥伴一同共創,我想他們可能也會遇到不知如何生成點子的困難,我想今天的經驗將會是讓共創過程行進順利的關鍵。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